05.中国移民现状丨《麻辣婶聊移民》专栏
倾囊相授,指点迷津,站在高处聊移民!欢迎来到《麻辣婶,聊移民》,我是麻辣婶,今天就和你聊聊中国移民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经历了三次大的移民潮,而现在呢,正处在第三次移民潮中。著名学者易中天说:“现在所谓移民潮,无非就是两种人: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那么之前的两次移民潮,移走的又是哪些人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的三次移民潮。
我们来看看第一次,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呢?那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初期,那么这次移民潮的主体是有海外关系的人。
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十年浩劫”结束之后。可以说,那个时候想要出国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一来残留的意识形态还在,出国就等于叛变,风险很大,二来那时中国人穷,大部分人连机票都买不起,哪里还敢奢望出国移民?但就是这样艰难的出国环境,依然阻挡不了当时人们出国的热情,哪怕是有半点海外关系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出去。
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是什么?是对摆脱长期贫穷的极度渴望。当国门打开,他们看到与发达国家的悬殊差距,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
当时号召经济上学习日本,很多官员就去日本访问,访问的人回来介绍: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全国平均每两户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服装式样多,农民都穿毛料子。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实在觉得很寒碜”。
那时候,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几十块,而日本人一天就赚几百块,那时候能出国,无疑是摆脱贫困最好的方式。
从1984年日本提出接受10万中国留学生的计划开始,中国留学生开始大量的涌向海外。1985年开始加拿大接纳了7万大陆移民,而截止到1990年美国接纳中国大陆移民23余万。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波移民潮,第二此移民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接收中国留学生,同时加拿大等国开始放宽技术移民的条件,吸引中国技术人才。同时,劳动力匮乏的国家也开始打开市场接受中国劳工移民。同时由于东欧经济转轨,苏联解体,大量中国人也开始移民欧洲和前苏联地区。
有数据显示,1979年至1999年,中国人(含港澳台)移民欧洲人数达到64.5万人。
高晓松就是这一时期的亲历者,在一次节目中回忆说:“那时候你随便走到北京著名的文科大学,跟人家说,你们这的校花是谁,我现在有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可以带着她一起走。那校花绝对可以连招呼都不跟家里打,直接就跟你走。”可见当时学生们想要出国移民的意愿,就是这么狂热。
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又是什么?是对海外生活极度美好的想象。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通过电影、书籍的传播,当时的人们对海外的认知不再只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深深吸引着当时的中国年轻人。
好了,上面我们说了第一次第二次移民潮,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三波移民潮是怎么发生的。
第三次移民潮发生在2010年,一直到今天,还一直持续着。跟前面两波不同的是,这次的人群对于海外已经没有那么多盲目的想象,他们基本上属于每年都要去国外度假、出差的人,他们的财富、知识、见识都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也就是主要以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为主,海外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的比重逐渐增大。
2001 年以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也加大了海外投资进程,大量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也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成为新一代移民。同时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以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冲入高净值人群行列,于是移民也成为他们的选项。另外在2008年经历股市暴涨和楼市高起过程中获利人群也是此次移民潮的中坚力量。另外北上广乃至辐射出去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大量的中产阶级开始加入移民人群。
那这一代人移民的最大诉求是什么呢?现在的人移民的原因更加多元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最大的诉求,应该是“安全感”吧。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资产全球化配置已经成为了规避风险的利器。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是对子女的教育来看,移民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好了今天麻辣婶跟你分享了中国的三次移民浪潮,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次被业界称为"技术移民浪潮",第二次被业界称为"留学移民浪潮",而第三次移民便是眼下的"投资移民浪潮",处在当下,如果您有移民方面的疑问,可以找婶来咨询。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